首先,李密自幼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长大。他与祖母相依为命,感情深厚。而当时朝廷多次征召他入仕,但考虑到祖母年迈无人照顾,他不得不婉拒。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向晋武帝陈述自己的苦衷,并请求允许他先尽孝道再尽忠心。这是他呈情的主要原因。
其次,从呈情的内容来看,李密的陈词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是诉说自身的不幸遭遇和家庭困境,突出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强调自己无法离开祖母的理由。第二层则是表达对朝廷恩遇的感激之情,承认自己并非不愿为国效力,而是迫于无奈才未能应召。第三层则表明一旦祖母百年之后,自己愿意立即赴任,以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既体现了李密的孝心,也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陈情表》不仅成功打动了晋武帝,也让后世读者感受到作者在面对伦理与责任冲突时的智慧与真诚。这也正是这篇文章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