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决荡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纵横决荡”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气势磅礴、行动迅速或场面激烈。它在文学作品中多用来描绘战争、战斗或激烈的情感冲突。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纵横决荡 |
拼音 | zòng héng jué dà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辞纵横决荡,若江海之波涛。” |
释义 | 原指言论或行动奔放不羁,后来引申为气势雄伟、动作猛烈、场面激烈。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战场、情感、文风等具有强烈冲击力的情景。 |
近义词 | 汹涌澎湃、气势恢宏、排山倒海 |
反义词 | 安静平稳、平淡无奇、循规蹈矩 |
二、成语解析与用法示例
“纵横”原意是方向交错,引申为行为自由、不受拘束;“决荡”则是冲荡、扫除之意。合起来,“纵横决荡”形容一种毫无阻碍、势不可挡的状态。
- 例句1:战场上,将士们纵横决荡,所向披靡。
- 例句2:他的文笔纵横决荡,令人震撼。
- 例句3:风雨交加,天地间一片纵横决荡。
三、使用场景
场景类型 | 应用示例 |
战争场面 | 将士们纵横决荡,直逼敌营。 |
文学创作 | 作者的语言纵横决荡,极具感染力。 |
情感表达 | 他内心的感情纵横决荡,难以平复。 |
自然现象 | 暴雨倾盆,天地纵横决荡。 |
四、总结
“纵横决荡”虽然不是常用成语,但在特定语境下能有效传达出强烈的动感和情绪张力。它适用于描述激烈的战斗、豪迈的情感、激昂的文风或壮观的自然景象。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成语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