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字的成语有哪些】“方”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在汉语中常用来表示方向、方法、形状或方式等含义。在成语中,“方”字也经常出现,构成许多意义丰富的成语。以下是一些含有“方”字的常见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方”字在成语中通常表示“方法”、“方向”、“地方”或“正直”的意思。这些成语多用于描述行为方式、地理方位、人物性格等。以下是部分常见的含有“方”字的成语及其解释:
二、含“方”字的成语一览表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方兴未艾 |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顶峰 | 《后汉书》 |
方寸已乱 | 心情慌乱,失去常态 | 《三国志》 |
方枘圆凿 | 比喻人与人之间意见不合,难以相容 | 《楚辞·离骚》 |
方外之人 | 超脱世俗的人 | 《庄子》 |
方面大员 | 地方上有权势的官员 | 《清史稿》 |
方面人物 | 在某一地区有影响力的人物 | 现代汉语 |
方头方脑 | 形容人性格固执,不灵活 | 现代口语 |
方来未艾 | 与“方兴未艾”同义,形容事物正在发展 | 《后汉书》 |
方命逆性 | 违背本性,违反常规 | 《礼记》 |
方寸之地 | 指很小的地方 | 《史记》 |
三、小结
“方”字在成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多样的用法,既可以表示空间上的“方向”,也可以表示行为上的“方法”。通过了解这些成语,不仅可以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还能在日常表达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些词汇。
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含有“方”字的成语及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