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伉俪是什么意思】“伉俪”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描述夫妻关系。它不仅表示一对夫妻,还带有一种尊重和文雅的意味,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在日常生活中,“伉俪”虽然不常用,但在文学、新闻报道或正式场合中,仍能见到它的使用。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伉俪 |
拼音 | kàng lì |
含义 | 指夫妻二人,通常用于正式或文雅的语境中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 |
词性 | 名词 |
近义词 | 夫妻、配偶、伴侣 |
反义词 | 离异、单身、独身 |
二、词语来源与文化背景
“伉俪”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诗经》等古典文献中,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关系。“伉”意为相等、对等,“俪”则指配偶,合起来表示夫妻双方地位平等、关系亲密。
在传统文化中,夫妻被视为家庭的核心,而“伉俪”一词也体现了这种重视与尊重。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更多地出现在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如“著名作家伉俪”、“明星伉俪”等,以突出其婚姻关系的稳定与美好。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新闻报道 | “这对知名科学家伉俪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文学作品 | “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伉俪,携手走过风雨。” |
社交媒体 | “恭喜好友结婚,祝你们成为幸福的伉俪!” |
正式场合 | “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嘉宾参加新人的婚礼,见证他们的伉俪之约。” |
四、总结
“伉俪”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正式色彩的词语,主要用来指代夫妻关系。它不仅表达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还带有尊重和赞美之意。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中,仍然是一种优雅且恰当的表达方式。
通过了解“伉俪”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中关于家庭关系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