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是什么动物】“得陇望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得到了一个东西,还想要另一个,贪心不足。但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成语,甚至会问:“得陇望蜀是什么动物?”其实,“得陇望蜀”并不是指某种动物,而是来源于历史典故。
一、成语来源与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得陇望蜀 |
出处 | 《后汉书·岑彭传》 |
原意 | 指已经取得一个地方,又想夺取另一个地方,比喻贪心不足 |
现代用法 | 形容人得寸进尺、不知满足 |
是否指动物 | 否,不是动物名称 |
二、成语故事简介
“得陇望蜀”最早出自东汉时期的历史记载。据《后汉书·岑彭传》记载,东汉初年,岑彭奉命征讨蜀地(今四川一带)。在攻下陇地(今甘肃一带)之后,他并没有满足,反而继续向蜀地进军,希望一举统一西南地区。后来,这个故事被引申为“得陇望蜀”,用来形容一个人得到一点好处后,还想获得更多的利益。
三、常见误解解析
有些人可能因为“陇”和“蜀”是地名,而误以为这是某种动物的名字。实际上,“陇”和“蜀”都是中国古代的地理区域名称,分别指现在的甘肃和四川一带。因此,“得陇望蜀”并不是指动物,而是表达一种心理状态或行为方式。
四、总结
“得陇望蜀”是一个典型的汉语成语,源自历史事件,用来形容人的贪婪和不知足。它并非指任何具体的动物,而是通过地名来表达一种心理状态。理解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认识和避免这种心态。
结语:
“得陇望蜀”虽非动物,却寓意深刻。在现实生活中,适度的追求是动力,但过度的欲望则可能导致失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