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没有签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明确权利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并未与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这种情况虽然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并非完全无法维权。
一、试用期是否必须签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
>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无论是试用期还是正式用工阶段,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都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因此,试用期没有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
二、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1. 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
2. 劳动者可主张赔偿
若因未签合同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如社保缴纳、加班费等),劳动者有权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权。
3. 试用期不等于“无合同”
即使未签书面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试用期的约定仍然有效,用人单位仍需履行相关义务。
三、劳动者如何应对?
应对措施 | 具体做法 |
保留证据 | 保存工作记录、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
及时沟通 | 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
申请仲裁 | 若协商无果,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法律援助 | 如有需要,可寻求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 |
四、常见误区
误区 | 正确理解 |
试用期可以不签合同 | 错误。无论是否为试用期,都必须签劳动合同。 |
未签合同就不是员工 | 错误。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视为员工。 |
试用期工资低就可以不签 | 错误。试用期工资应不低于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约定工资的80%。 |
五、总结
试用期没有签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权。建议在入职时主动确认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避免自身权益受损。若已发生未签合同的情况,应及时收集证据并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项目 | 内容 |
是否必须签合同 | 是,试用期也必须签 |
违法后果 | 双倍工资、赔偿责任 |
劳动者应对 | 保留证据、沟通、仲裁 |
常见误区 | 试用期可不签合同、未签即非员工 |
如您遇到类似问题,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保障部门,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