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无私是什么意思解释】“大公无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公正、不偏私,完全以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为重,不考虑个人得失。这个成语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历史上常被用来赞扬那些为国家、人民奉献的人。
一、
“大公无私”出自《汉书·贾谊传》:“贤者之治,天下无事,而人自安;不贤者之治,天下多事,而人自危。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能自安其身,是谓大公无私。”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表示一种无私奉献、公正无私的精神。
这一词语强调的是在处理事务时,不掺杂个人私心,一切以大局为重,尤其在政治、工作、家庭等场合中,都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品德。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大公无私 |
拼音 | dà gōng wú sī |
出处 | 《汉书·贾谊传》 |
含义 | 形容人做事公正无私,不谋私利,以公共利益为重 |
近义词 | 公正无私、舍己为人、一心为公 |
反义词 | 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自私自利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表扬干部、领导、公众人物的高尚品德 |
现代意义 | 强调在社会、工作中应具备的公平、正义与奉献精神 |
举例说明 | 如:他一生清廉奉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堪称大公无私的典范 |
三、结语
“大公无私”不仅是一种道德标准,更是一种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中,它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应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为集体、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