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的意思】“微言大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子曰:‘吾与点也。’”后世多用“微言大义”来形容语言简练而意义深远,看似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或重大的意义。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微言大义 |
出处 | 《史记·孔子世家》 |
字面意思 | 微小的语言,包含重大的意义 |
现代含义 | 语言简练但寓意深刻,常用于形容文章、言论中的精辟之语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哲学、历史等领域,强调内容的深度与思想性 |
近义词 | 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
反义词 | 空洞无物、辞不达意、言过其实 |
二、详细解释
“微言大义”最早源于孔子对弟子曾点(即曾皙)言论的赞赏。在《论语·先进》中,孔子问弟子志向,曾点回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雺,咏而归。”孔子听后感叹:“吾与点也!”这表明孔子欣赏曾点那种洒脱、淡泊、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后来人们将这种“言简意赅、意蕴深远”的表达方式称为“微言大义”。
在现代汉语中,“微言大义”更多地用来形容文章、演讲或话语中虽然语言不多,但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或重要的观点。它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思想境界的体现。
三、应用举例
场景 | 示例 |
文学作品 | 《庄子》中许多寓言故事虽短,却蕴含人生哲理,堪称“微言大义”。 |
哲学论述 | 王阳明的“心即理”虽寥寥数语,却奠定了心学的核心思想。 |
日常交流 | 某位长辈说:“吃亏是福。”这句话看似普通,实则蕴含人生智慧。 |
教育领域 |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也是“微言大义”的体现。 |
四、结语
“微言大义”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思想的浓缩。它提醒我们在表达时应追求精准与深度,而非堆砌辞藻。无论是写作、演讲还是日常沟通,掌握“微言大义”的精髓,都能让我们的语言更具力量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