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吕氏春秋的简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一部重要的思想著作,由秦代丞相吕不韦主持编撰。该书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左右,是一部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综合性典籍,内容涵盖哲学、政治、历史、伦理、军事、天文等多个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吕氏春秋》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潮流,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其语言风格独特,结构严谨,体现了先秦时期知识分子的智慧与追求。
《吕氏春秋》简介总结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吕氏春秋》 |
作者 | 吕不韦及其门客 |
成书时间 | 战国末期(约公元前239年) |
体例 | 杂家类著作,融合儒、道、墨、法、阴阳等多家思想 |
结构 | 全书共26卷,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计160篇 |
主旨 | 弘扬治国之道,倡导“兼容并包”的思想体系 |
特点 | 文辞优美,逻辑严密,思想丰富 |
影响 | 对后世政治、哲学、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
总结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综合性的思想著作,不仅是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它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整合了多种学派的观点,提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政治和人生理念。这部作品至今仍被学者广泛研究和引用,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