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宁宴和回门宴的区别】在中国传统婚俗中,婚礼之后的“归宁宴”和“回门宴”是两个重要的仪式,虽然都与新娘有关,但它们的意义、时间、参与人员以及习俗都有所不同。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
一、归宁宴
定义:
归宁宴是指新娘在结婚后回到娘家举办的宴席,通常是在婚后不久举行,是新娘向父母报喜并表达感恩的一种方式。
时间:
一般在婚礼后的几天内,具体时间根据家庭安排而定,有的在婚后一周内,有的则在婚后一个月左右。
参与人员:
主要是新娘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等。
意义:
归宁宴象征着新娘从夫家回到娘家,是一种对原生家庭的尊重和感谢,也表示新娘在夫家生活安定后,向家人报喜。
习俗:
新娘会穿着新嫁衣回娘家,由父母迎接,设宴款待亲友,有时还会举行简单的仪式,如敬茶、拜祖等。
二、回门宴
定义:
回门宴是新娘和新郎一起回到新娘娘家举行的宴会,是夫妻共同向新娘父母行礼、表达孝心的一种仪式。
时间:
通常在婚礼后的第三天或第七天举行,也有部分地区选择在婚后三个月左右。
参与人员:
包括新娘、新郎、新娘的父母、亲戚朋友,有时也会邀请男方的亲属参加。
意义:
回门宴是夫妻双方共同向新娘父母表达孝心的重要场合,也是新娘正式“回门”的标志,象征婚姻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习俗:
新郎需携礼物到新娘家,与新娘一起向父母行礼、敬茶,随后设宴招待亲友,场面较为隆重。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归宁宴 | 回门宴 |
定义 | 新娘回娘家设宴,向父母报喜 | 新娘与新郎共同回娘家设宴 |
时间 | 婚后几天内 | 婚后3天或7天,或三个月左右 |
参与人员 | 新娘、父母、亲戚 | 新娘、新郎、父母、亲友 |
意义 | 表达对原生家庭的感恩 | 夫妻共同向新娘父母行孝 |
习俗 | 新娘穿新衣回娘家,敬茶拜祖 | 新郎携礼,夫妻共同行礼、敬茶 |
主体人物 | 以新娘为主 | 以夫妻双方为主 |
结语
归宁宴与回门宴虽然都与新娘回娘家有关,但归宁宴更侧重于新娘个人对原生家庭的感恩,而回门宴则是夫妻双方共同向新娘父母行孝的仪式。两者在时间、参与人员、意义等方面各有侧重,体现了中国传统婚俗中对家庭伦理和亲情关系的重视。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相关传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