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跼蹐不安什么意思】“跼蹐不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紧张、害怕或焦虑时的状态。这个成语虽然不常见,但在文学作品中偶尔会出现,用来表达一种内心的不安和拘谨。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跼蹐不安 |
拼音 | jú jí bù ān |
出处 | 《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
本义 | 局:弯腰;蹐:小步走路。形容因恐惧而小心翼翼、不敢大步行走的样子。 |
引申义 | 形容人内心不安、紧张、惶恐,处于一种极度谨慎或害怕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书面语,尤其是在描写人物心理状态时使用。 |
近义词 | 心惊胆战、忐忑不安、如履薄冰 |
反义词 | 泰然自若、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
二、用法与例句
“跼蹐不安”通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压力、危险或不确定情况时的心理状态。例如:
- 他站在法庭上,面对法官的质问,显得跼蹐不安。
- 她知道这次考试关系重大,坐在考场里一直跼蹐不安。
这类句子多出现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用来增强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情绪的表达。
三、注意事项
1. 使用频率较低:由于该成语较为文言化,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书面表达。
2. 情感色彩强烈: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适合描写紧张、恐惧或不安的情境。
3. 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单独使用时可能让人感到生僻,需配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传达含义。
四、结语
“跼蹐不安”虽不常见,但其表达的是一种深刻的心理状态,适用于需要细腻刻画人物内心的作品中。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