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的下一句是什么】“相濡以沫”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庄子·大宗师》。它常用来形容在困境中互相扶持、共度难关的情感。然而,很多人只知道“相濡以沫”,却不知道它的下一句是什么。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
一、成语来源与含义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大宗师》中的一个寓言故事。原文如下:
>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泉水干涸后,鱼儿们被困在陆地上,它们用口中的湿气互相湿润对方,彼此扶持。但这种互相依赖的方式,远不如在江河湖海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因此,“相濡以沫”原本带有贬义,强调的是在困境中勉强维持关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与自由。后来,人们逐渐将其引申为夫妻或朋友之间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美好情感。
二、相濡以沫的下一句是什么?
根据《庄子·大宗师》的原文,“相濡以沫”的下一句是“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句古文表达了庄子对人际关系的一种哲学思考:与其在困境中勉强维系关系,不如各自安好、互不打扰,回归自然的状态。
三、总结对比表
| 成语 | 出处 | 原文 | 含义 | 现代引申义 |
| 相濡以沫 | 《庄子·大宗师》 |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 在困境中互相扶持 | 夫妻或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
| 不如相忘于江湖 | 《庄子·大宗师》 | 不如相忘于江湖 | 在自然中各自安好 | 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
四、结语
“相濡以沫”虽然常被用来赞美深情厚意,但其本义并非如此。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真正的幸福或许不是彼此牵绊,而是各自拥有独立而自由的生活空间。了解成语的完整出处和原意,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智慧。
如果你也想知道更多关于《庄子》的故事,欢迎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