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or revision、pre-review revision是什么意思?】在学术论文投稿过程中,作者常常会收到编辑的审稿意见,其中常见的术语包括“Minor Revision”和“Pre-review Revision”。这两个术语虽然听起来相似,但含义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以下是对这两个术语的详细解释,并通过表格进行对比总结。
一、
1. Minor Revision(小修)
指的是论文已经通过初审,但需要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一些较小的修改。这些修改通常不涉及对研究核心内容的重大调整,如语言润色、图表补充、引用更新等。作者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改并重新提交,通常无需再次送审。
2. Pre-review Revision(预审修改)
这个术语并不常见于标准的期刊投稿流程中,可能是指某些期刊在正式送审前要求作者进行初步修改,以提高论文质量。这类修改可能是基于编辑或内部人员的初步反馈,目的是让论文更符合期刊的要求,从而提高通过初审的概率。如果未按要求修改,可能会被直接拒稿。
二、对比表格
项目 | Minor Revision(小修) | Pre-review Revision(预审修改) |
含义 | 论文已通过初审,需少量修改 | 非标准术语,可能指投稿前的初步修改 |
是否需要重审 | 一般不需要,直接提交即可 | 视期刊政策而定,可能影响后续审稿 |
修改范围 | 语言、格式、图表、引用等 | 可能涉及内容结构、逻辑、数据等 |
常见场景 | 期刊编辑认为论文基本合格 | 用于提高论文质量,避免被拒 |
处理建议 | 按审稿意见逐条修改并回复 | 根据反馈优化论文内容 |
三、注意事项
- 在投稿过程中,遇到“Minor Revision”时,应认真对待每一条审稿意见,尤其是关于论文可读性和格式的问题。
- “Pre-review Revision”并非所有期刊都使用,若遇到此类术语,建议直接联系期刊编辑确认具体要求。
- 不论是哪种修改类型,都应保持专业态度,按时提交修改稿,以提高录用机会。
通过了解“Minor Revision”和“Pre-review Revision”的区别,作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应对审稿意见,提升论文的发表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