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嘧啶】磺胺嘧啶是一种经典的抗菌药物,属于磺胺类抗生素。它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和肠道感染等。由于其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和较广的抗菌谱,磺胺嘧啶曾是20世纪中期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之一。
以下是对磺胺嘧啶的基本信息总结:
磺胺嘧啶简介
项目 | 内容 |
药物类别 | 磺胺类抗生素 |
化学名称 | 磺胺嘧啶 |
分子式 | C₁₀H₁₀N₄O₂S |
作用机制 |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断叶酸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 |
适应症 | 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脑膜炎等 |
给药方式 | 口服、注射(根据病情) |
半衰期 | 约10-12小时 |
主要副作用 | 恶心、呕吐、皮疹、过敏反应等 |
注意事项 | 避免与含对氨基苯甲酸的药物合用;孕妇及新生儿慎用 |
磺胺嘧啶的特点
1. 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2. 组织渗透性好:能进入脑脊液,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 价格低廉:作为老药,成本较低,适合资源有限地区使用。
4. 耐药性问题:随着广泛使用,部分细菌已对其产生耐药性。
使用注意事项
- 在使用前应进行过敏试验,避免严重过敏反应。
-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
- 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以免影响婴儿健康。
总结
磺胺嘧啶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抗菌药物,在特定感染的治疗中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尽管近年来因耐药性和副作用问题,其使用有所减少,但在某些情况下仍是有效的选择。合理用药、注意禁忌症和副作用,是确保其安全有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