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原文及翻译】《点绛唇》是词牌名,最早见于北宋时期,常用于抒发情感、描写景物或表达人生感悟。不同词人创作的《点绛唇》内容各异,风格多样。以下选取几首经典作品进行原文与翻译总结。
一、
《点绛唇》作为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词牌,因其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而广受喜爱。历代文人借此抒情言志,既有闺怨相思,也有山水田园之趣。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点绛唇》,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在写作上,《点绛唇》通常为四十一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词中常用自然意象,如“风”、“雨”、“花”、“月”,营造出含蓄婉约的意境。同时,词人也善于借景抒情,使读者在简洁的语言中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层次。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作品名称 | 作者 | 原文 | 翻译 |
《点绛唇·蹴罢秋千》 | 李清照 |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刚荡完秋千,起身时懒洋洋地整理着纤细的手指。露水浓重,花儿娇艳,微微出汗,轻薄的衣服也透出了汗水。 看见客人进来,慌忙中连袜子都踩掉了,金钗也滑落了。她带着羞涩跑开,靠在门边回头望了一眼,却假装在嗅青梅。 |
《点绛唇·送李琴泉》 | 辛弃疾 |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何处望断,烟柳斜阳。 催促归期,满眼离愁。欲问行人,怕道天涯远。 | 江上的船轻轻摇晃,楼上的帘子随风飘动。站在高处远望,只见烟雾中的柳树和斜阳。 催促归期,满眼都是离别的忧愁。想问行人什么时候回来,却又怕听到遥远的天涯。 |
《点绛唇·春日风雨》 | 朱淑真 |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 雨打在梨花上,我关着门,忘记了青春,也耽误了青春。 美好的事情能和谁一起分享呢?在花下黯然神伤,在月下也一样。 |
三、结语
《点绛唇》虽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无论是李清照的闺阁情怀,还是辛弃疾的离别愁绪,亦或是朱淑真的春日感伤,都在短短几十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阅读和赏析这些作品,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与独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