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愎自用是什么意思】“刚愎自用”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固执、不听劝告,坚持己见,甚至在明显错误的情况下也不愿意改变。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接受他人意见、独断专行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刚愎 | 刚强固执,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 |
自用 | 自以为是,只相信自己,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
合起来,“刚愎自用”指的是一个人性格固执,不愿听取他人意见,坚持自己的做法,即使这种做法可能并不正确或有害。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无道,其民不亲,而以刚愎自用,不能取威于邻国。”
- 用法: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形容某人态度强硬、不讲道理。
- 近义词:固执己见、我行我素、独断专行
- 反义词:虚心听取、从善如流、谦虚谨慎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工作中 | 领导总是刚愎自用,不采纳团队建议,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
家庭中 | 父亲刚愎自用,不听劝阻,坚持让孩子学不喜欢的专业。 |
政治中 | 某官员刚愎自用,拒绝改革,最终引发公众不满。 |
四、成语影响
“刚愎自用”通常被视为一种负面的性格特征,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决策失误等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团队合作和领导力方面,具备开放心态、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刚愎自用 |
含义 | 性格固执,不听劝告,坚持己见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用法 | 贬义,用于批评固执的人 |
近义词 | 固执己见、我行我素 |
反义词 | 虚心听取、从善如流 |
影响 | 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决策失误 |
通过了解“刚愎自用”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自身的行为,避免因固执己见而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