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是三十六计中的多少计】在古代军事智慧中,"三十六计"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兵法策略集,广泛流传于民间和军界。其中,“将计就计”作为其中一条重要的计谋,常被用于以智取胜、反制敌人。那么,“将计就计”究竟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几计呢?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
一、
“将计就计”出自《三十六计》,属于“攻战计”中的一条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当敌人设下陷阱或计谋时,不直接对抗,而是顺势而为,将对方的计策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从而达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效果。这种策略强调的是灵活应变与心理博弈,体现了中国古代兵法中“以智取胜”的理念。
该计策在历史上多次被成功运用,例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对司马懿的战术,以及一些历史战役中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策略,都与“将计就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三十六计列表(部分)
序号 | 计名 | 类别 |
1 | 走为上计 | 胜战计 |
2 | 围魏救赵 | 攻战计 |
3 | 借刀杀人 | 攻战计 |
4 | 以逸待劳 | 胜战计 |
5 | 乘火打劫 | 攻战计 |
6 | 声东击西 | 攻战计 |
7 | 无中生有 | 攻战计 |
8 | 暗度陈仓 | 攻战计 |
9 | 笑里藏刀 | 攻战计 |
10 | 空城计 | 攻战计 |
11 | 金蝉脱壳 | 胜战计 |
12 | 关门捉贼 | 攻战计 |
13 | 远交近攻 | 攻战计 |
14 | 假道伐虢 | 攻战计 |
15 | 借尸还魂 | 胜战计 |
16 | 调虎离山 | 攻战计 |
17 | 欲擒故纵 | 攻战计 |
18 | 抛砖引玉 | 攻战计 |
19 | 釜底抽薪 | 攻战计 |
20 | 混水摸鱼 | 攻战计 |
21 | 金石为开 | 胜战计 |
22 | 指桑骂槐 | 攻战计 |
23 | 假痴不癫 | 攻战计 |
24 | 美人计 | 攻战计 |
25 | 空中楼阁 | 胜战计 |
26 | 反客为主 | 攻战计 |
27 | 指鹿为马 | 攻战计 |
28 | 鸿门宴 | 攻战计 |
29 | 暗箭伤人 | 攻战计 |
30 | 走为上计 | 胜战计 |
31 | 声东击西 | 攻战计 |
32 | 以迂为直 | 攻战计 |
33 | 将计就计 | 攻战计 |
34 | 围而不攻 | 攻战计 |
35 | 假途灭虢 | 攻战计 |
36 | 声言而战 | 胜战计 |
三、结论
根据上述表格,“将计就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33计,属于“攻战计”类别。它强调在面对敌人计谋时,不正面冲突,而是巧妙利用对方的计策,达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目的。
这一策略不仅在古代战争中具有重要价值,在现代商业竞争、人际交往中也常常被借鉴和应用。理解并掌握“将计就计”的精髓,有助于我们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