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无旁贷什么意思】“责无旁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某人对某项责任或任务必须承担、不能推卸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工作、家庭还是社会角色中,这个词都经常被用来强调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一、成语解释
词义:
“责无旁贷”意思是责任不能推卸给他人,自己必须承担。其中,“责”指责任,“无旁贷”意为没有可以推卸的。
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君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是故君子不责人所不能,不强人所不欲。”后来经过演变,逐渐演变为现在的说法。
近义词: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理所当然
反义词:
推诿塞责、敷衍了事、逃避责任、推卸责任
二、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示例 |
工作场合 | “作为项目经理,这项任务责无旁贷,我必须亲自负责。” |
家庭关系 | “照顾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责无旁贷。” |
社会责任 | “作为公民,维护社会秩序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
个人修养 | “面对困难,我们应勇担责任,责无旁贷。”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误用情况 | 正确用法 |
将“责无旁贷”用于形容别人的责任 | 应改为“责有攸归”或“理所应当” |
与“义不容辞”混用 | 两者意思相近,但“责无旁贷”更强调“不能推卸”,而“义不容辞”强调“道义上不能推辞” |
在非正式语境中过度使用 | 建议根据语境选择更口语化的表达 |
四、总结
“责无旁贷”是一个表达强烈责任感的成语,适用于各种需要强调责任不可推卸的场合。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担当精神,也反映了社会对责任感的重视。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责无旁贷 |
拼音 | zé wú páng dài |
释义 | 责任不能推卸,必须承担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近义词 | 义不容辞、当仁不让、理所当然 |
反义词 | 推诿塞责、逃避责任 |
使用场景 | 工作、家庭、社会责任等 |
注意事项 | 避免误用,注意语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