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无贵无贱的无是什么意思】一、
“是故无贵无贱”出自《论语·子张》篇,原文为:“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后文提到“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一个人地位高低、年龄大小,只要他掌握了一定的道理,就应该尊重他、向他学习。
其中“无贵无贱”的“无”字,是一个否定词,意思是“没有”,在这里用来强调“贵”和“贱”之间的界限是不存在的,即不以身份、地位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 | 在句中的作用 | 说明 |
| 是故 | 因此,所以 | 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 引出结论,承接前文 |
| 无 | 没有 | 否定词 | 表示“没有贵、没有贱”的意思 |
| 贵 | 地位高、尊贵 | 名词 | 对应“贱”而言,指社会地位高的人 |
| 贱 | 地位低、卑微 | 名词 | 对应“贵”而言,指社会地位低的人 |
| 无贵无贱 | 没有贵也没有贱 | 短语 | 强调人与人之间不应因身份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 |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 说明 | 强调尊师重道,不论身份,只要有道就值得尊敬 |
三、总结
“是故无贵无贱”的“无”字,意为“没有”,用来否定“贵”和“贱”的对立,表达一种平等的思想观念。这句话强调的是,不论一个人的身份如何,只要他具备道理或德行,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学习。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反对等级歧视的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