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的出生地的行政区划代码怎么填】在填写学生基本信息表时,很多家长或老师会遇到“出生地的行政区划代码”这一项,不清楚该如何填写。实际上,这个字段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来填写的,通常为6位数字,代表学生出生地所属的省级、地级和县级行政区。
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如何填写该字段,以下是对相关知识的总结,并附上一个示例表格供参考。
一、行政区划代码的基本结构
中国的行政区划代码由6位数字组成,具体含义如下:
| 位数 | 含义 | 
| 第1-2位 | 省级行政区代码(如:11表示北京市) | 
| 第3-4位 | 地级行政区代码(如:01表示北京市市辖区) | 
| 第5-6位 | 县级行政区代码(如:01表示东城区) | 
二、如何获取正确的行政区划代码?
1. 查询官方资料
可以通过国家统计局官网或民政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进行查询。
2. 使用地方政务平台
部分地方政府网站也提供行政区划代码查询功能,例如“北京市政务服务网”。
3. 参考户籍信息
学生的户口所在地信息中通常包含详细的行政区划代码,可直接从户口本或户籍证明中提取。
三、填写注意事项
- 确保代码与学生实际出生地一致;
- 不要使用简称或非标准名称;
- 如果不确定,建议咨询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
四、示例表格
| 学生姓名 | 出生地名称 | 行政区划代码 | 备注说明 | 
| 张三 | 北京市东城区 | 110101 | 11为北京市,01为市辖区,01为东城区 | 
| 李四 | 上海市浦东新区 | 310115 | 31为上海市,01为市辖区,15为浦东新区 | 
| 王五 | 广州市天河区 | 440106 | 44为广东省,01为广州市,06为天河区 | 
五、总结
填写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的“出生地的行政区划代码”是一项需要准确性的任务。正确填写不仅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也有助于后续学籍管理、档案归档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在填写前仔细核对相关信息,必要时可向相关部门咨询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