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甄选问答 >

尖嘴猴腮的由来

2025-11-23 19:58:40

问题描述:

尖嘴猴腮的由来,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3 19:58:40

尖嘴猴腮的由来】“尖嘴猴腮”是一个常用来形容人面部特征的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指人长着尖细的嘴巴和突出的腮部,看起来不讨喜或显得狡猾。这个词语虽然常见,但其来源却并不为人所熟知。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及语言演变的角度,总结“尖嘴猴腮”的由来。

一、

“尖嘴猴腮”最早来源于古代对动物形象的描写,尤其是猴子的形象。在古代文学中,猴子常被赋予狡猾、机灵甚至奸诈的性格特征,因此“猴腮”也逐渐成为一种负面形象的象征。而“尖嘴”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形象,使人看起来更加阴险或不诚实。

在民间故事、戏曲、小说中,“尖嘴猴腮”常用于描绘反派角色或心术不正之人。例如《水浒传》中就有类似描述,用来刻画一些贪婪、奸诈的人物形象。随着语言的流传与演变,“尖嘴猴腮”逐渐成为一种固定表达,广泛用于日常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此外,这一词语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在佛教故事中,猴子常被视为不守规矩、爱捣乱的象征,这也为“尖嘴猴腮”的贬义增添了文化背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尖嘴猴腮
基本含义 形容人面相丑陋、狡猾或不讨喜
来源 古代对猴子形象的描写,结合“尖嘴”与“猴腮”形成比喻
文化背景 受民间故事、戏曲、小说影响;部分受佛教文化影响
贬义色彩 明显,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
常见使用场景 描述反派人物、批评他人外貌或性格
现代应用 多用于口语、网络用语,有时带有调侃意味

三、结语

“尖嘴猴腮”虽是一个简单的成语,但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演变过程。从最初的动物形象到后来的人格化比喻,它反映了古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评价。如今,尽管其贬义色彩依然存在,但在不同的语境下,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