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翻译】一、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是孟子对杨朱学派观点的引用和评论。杨朱主张“贵己”,认为每个人都应重视自身利益,反对为了他人或天下而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愿意去做。
这句话的意思是:“杨子(即杨朱)认为,如果要拔掉自己的一根毛来使天下受益,他是不会做的。”这反映了杨朱“贵己”的思想,强调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生命的重要性,反对无谓的牺牲。
在孟子看来,这种思想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也过于极端,忽视了人与社会之间的责任关系。孟子主张“仁爱”与“义利兼顾”,认为人应当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关心他人和社会。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原文 |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 拼音 | Yáng Zǐ qǔ wéi wǒ bá yī máo ér lì tiān xià bù wéi yě |
| 翻译 | 杨朱认为,即使拔掉自己一根毛就能使天下人受益,他也不会去做。 |
| 主旨 | 强调“贵己”思想,主张个人利益优先于集体利益。 |
| 孟子评价 | 认为此观点过于极端,忽视社会责任感。 |
| 思想流派 | 杨朱学派(道家分支) |
| 对比 | 与孟子“仁政”“民本”思想形成对比 |
三、结语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哲学言论,更是古代思想史上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讨论。它揭示了不同思想流派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也为后世提供了思考个人责任与社会义务之间平衡的契机。理解这句话,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脉络。


